top of page

台灣常見的老鼠分為溝鼠、屋頂鼠和小月鼠三種。老鼠是合群性的哺乳類動物。老鼠視覺差但嗅覺、觸覺和聽覺極靈敏,而且記憶力強,可憑記憶辨別方向。老鼠有兩對不斷生長的門牙,每年成長約12公分,因此老鼠必須不斷的咬物磨牙阻止其生長,故包裝材料或建築設備亦常遭破壞,尤其是現今電腦房之電纜亦為新的受害目標。老鼠的壽命約1-3 年繁殖力更是驚人,一隻成熟的雌鼠一年可生產約50-60隻小鼠。此外,老鼠的活動能力極高,擅長游泳和攀爬ㄧ般在夜間活動,通常於夏季日暮之後活動最旺盛,至深夜停止活動,至黎明前又有另一高峰,在白天多不活動,除非是飢餓或過分擁擠時。嗜食榖類、魚肉、煮過的蛋、水果、麥類等食物。
老鼠通常躲藏於角落、架子、閣樓、櫃子、工作檯下、儲藏室、天花板、地板、雙屋隔間木板間、空盒子、屋外四周亦不容忽視,雜草堆或植物堆、垃圾堆、廢棄建材等亦為鼠類棲息絕佳場所。
由老鼠直接或間接傳播的疾病包括鼠疫、漢他病、鼠咬熱、鼠斑疹傷寒等等。另一方面,由於鼠糞中常含大量細菌,尤其是沙氏菌類群,而使食物受到污染,不慎食之,則常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現象,且多為集體中毒之情形。另外,由於老鼠經常出沒於溝渠和垃圾堆等污穢的地方,身上會沾有病菌,倘若誤食被老鼠污染的食物和水,很可能會感染食物中毒及其他傳染病。老鼠帶來最大的禍害是傳播疾病給人類,危及人類生命財產的安全,造成人們許多重大的災害與損失。數百萬年來能成功地繁衍至今而無所不在,由於老鼠的繁殖快速,環境適應力強,防除後很快又能恢復其原來密度,稍一疏忽即可能造成猖獗為害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