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蚤屬於蚤目,此目之名稱由來是因為戊以虹吸管狀的口器吸食動物血液,且其身體無翅。蚤體側扁,表皮高度硬化,上覆許多向後突出的刺或剛毛。足發達具雙爪,善於跳躍,故俗稱跳蚤。

 

蚤類不僅因刺叮吸血,使人畜痛癢、焦躁不安,嚴重者則引起過敏性皮膚炎、貧血症,更重要的是跳蚤能傳栔鼠疫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等重要疾病,及可作為條蟲的中間宿主。

 

每當春下之交,在工廠、倉庫、車庫、甚至於住家,常有跳蚤發生; 生活起居於同一環境空間的人員,被叮咬得奇癢難忍,甚至引發皮膚炎。被跳蚤叮咬後皮膚上常有一紅點,且不僅只叮咬一處。被跳蚤叮咬另有一特徵,即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;此乃因跳蚤的成、幼蟲多棲息於地板的塵芥內,羽化的成蟲自地面跳上來咬人,所以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蓋以下之小腿。

 

跳蚤長而有力的後足腿節,使其擅於彈跳,一躍而達其身長的100倍,跳高20公分,跳遠30公分,所以稱「跳蚤」。貓蚤為居家最普遍之一種跳蚤,貓蚤為全世界最普遍之跳蚤,主要寄生於貓、狗。老鼠等野生動物為其偶然寄主,人為其臨時寄主。貓蚤的幼蟲、成蟲性喜溫暖潮溼,所以多發生於春秋季,台灣從三月開始即進入所謂的「跳蚤季節」。貓蚤為鼠疫和鼠型斑疹傷寒之偶然病媒,亦為寄生蟲(絛蟲)之中間宿主。

雌雄成蚤均會叮咬,吸食溫血動物的液態血液,雌蚤於第一次吸血後1~4天開始產卵,產於寄主身上或其掉落的毛上,分散於貓、狗的窩巢或家室地板的隙裂縫裡,每吸一次血,可產一孵卵,三週内可產3~18次卵,終其一生可產800粒卵,經2~12天孵化為幼蟲。幼蟲以塵芥裡的有機物或成蚤的血便為。兩次蛻皮三齡,7~100天後化蛹於繭内。蛹期4天至一年。對環境裡的溫暖、二氧化碳,震動極為敏感;無吸血對象時,可以呈休眠狀態,一有寄主出現,迅即羽化為成蟲, 跳蚤的生活史包括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四期,整個生活史約15-33天成長。成蟲在吸血前後均極耐飢,在缺乏食物之下,可耐飢一年之久。成蟲在不吸血時,常隱身於地板之隙裂縫、地毯、粗糙的纖維或一般的塵芥碎屑裡。
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62號10樓之2

TEL: (02)8661-9113

FAX: (02)8192-7436

Cell:0978-385-241

bottom of page